三尺讲台,两袖清风
他们因支教相识
他们因支教第一次接触教师行业
他们不是专业的教师
却努力着成为最好的教师
满园桃李,如沐春风
你若安好,便是晴天
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引导教育老员工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,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,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,培养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改善农民精神风貌,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,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。于7月16日,乡村教育实践调研活动正式开始。
也许初识,孩子们与我们的交流并不多;也许内心原有对于外界人的未知,少数孩子对我们产生隔阂;也许孩子们原有对于课堂生活的厌恶,部分孩子开始与我们对立,宣泄支教内容与内心期望的不满。对于孩子们,仅仅是内心情感的展示,对于志愿者团队,却是每天课后的困惑,思索,甚至质疑。他们想给予孩子们最好的,想教给孩子们最新的,却总是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。数学课上,简单的应用、几何,大班的孩子们却一筹莫展,无论志愿者用何种方法引导,孩子们都无法领悟方法,一上午过去,仅仅做完两道题目;嘈杂声,喧闹声,连绵不绝,小班的老师在讲台上用尽一切力量去维持秩序,下面的小天使此时仿佛成为了小恶魔,去削减志愿者们的耐心与意志;课堂外,中班的孩子们奔跑在操场中,无论如何呼喊,无论如何警告,都无法让中班的赤子们停下脚步,进教室上课。正式授课的第一天,三个班同时遇到属于自己班级的问题,而这些问题,如巨石一般压着志愿者们,无法呼吸,依靠自己对孩子们的责任,继续坚持着自己的耐心。
中班志愿者在认真地为孩子们书写板书
大班志愿者在认真的为小朋友们上课
深夜,一群人顶着困倦,围坐在桌子旁,质疑着自己,质疑为什么用尽一切办法,却无法让孩子们安静学习,找到解题思路。正式授课后的第一夜,并不平静,有的仅仅是志愿者们深深的自责,自责自己培训所学,教前准备没有用上,甚至自责自己备课准备不足。
第一夜,面对着大家的自责,高敏文老师为大家上了转折一课。会议伊始,高老师便让每个班总结一天内孩子们的问题所在,一天内出现的暖心画面以及自己教学的方法与模式。首先,小班老师表示,自己班级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纪律问题和教学问题。孩子们在短暂的震慑之后便会重新喧闹起来,阻碍课程进度的继续。与此同时,课堂内容主要是文字读写,但孩子们却总是卡在那里,面对孩子们低落的学习兴趣,志愿者也出现了不会教,教不会的情况。如法炮制,中,大班老师亦遇见了同样的问题。听到此,高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:"大家来这里,是为了什么?"大家回答不一,但是总的思路便是一个词——改变,改变孩子们现有的学习困境,让孩子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至少有一点点的助力。听到回答,高老师进行了解答。他说:"我们来这里,仅仅待上35天,小孩子们在这里生活久了,自己的性格,学习模式早已根深蒂固,甚至三五年都无法改变,何况我们的志愿活动只持续35天。可能你们会失落,但是,现在的你们犯了志愿者常见的一个错误——心急。那么你们来这里是为了什么呢,是为了给孩子们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,让它生根,让之后和我们有着相同思想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们为它浇灌,施肥,之后,发芽,成长。最后,成长为参天大树,为孩子挡住风雨的侵蚀,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。"紧接着,麦心支教队队长也为此进行了补充:"我做了三年的志愿者,只要我在课堂上,孩子们一定全力配合,认真听讲,无论哪个班,我都可以游刃有余,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改变他们,我只是想如何在课堂上和他们认真的玩,如何在课堂下和他们放开了玩,给他们讲一下他们想听的故事,解答他们幼稚的问题,让我们彼此成为不可或缺的朋友,最后成为良师指引孩子。有时候他们问我一些问题的时候,我就站在我的角度和他们的角度两个方面谈及我的看法,同时,他们倾诉的时候,我也在认真聆听,绝不打断或者给予建议,有的仅是我宽厚的肩膀和温暖的拥抱。尤其对于一些自闭,内向或者淘气和老师对立的孩子,我一定会经常主动去接触他们,一视同仁,不会偏袒任何一个,整个过程都很平常,很自然。今年,我又来了,令我开心的是我去年教过的孩子无论是下到四岁咿呀学语的孩童,还是上到17岁即将步入老员工活的高中学子,都还记得我,甚至对于我的到来他们异常开心。而且,历年来内向,自闭的孩子,今年开始开朗起来了;历年淘气,对立的孩子,今年开始协助老师管理班级,而整个过程,我没有一次去强行改变他们,我只是给他们种了一颗种子,短短一年,他们就开始改变了,显而易见,种子的力量,不能忽视。所以,我也希望大家,不要非要去改变什么,自然点,开朗点,主动点,你也会收获到不一样的感受。"听到此,志愿者们若有所思,对于第二天的支教生活,开始有了新的思路。之后,麦心支教队队长姜春雨与高老师也为 大家分享了班级管理的一些经验和各班维持纪律的小方法,为第二天的支教生活埋下伏笔。
果不其然,第二天,志愿者们转变曾经"改变"的思路,转为引导与播撒。三个班降低教学难度,在玩的过程中与孩子们一同学习进步,欢声笑语中,孩子们无形中开始接受这群可爱的哥哥姐姐们,与此同时,今天的走廊,没有了嘈杂声,有的只是朗读声,解答声和欢笑声;今天的操场,也没有像昨天一样,再次出现上课期间孩子们乱跑的景象。一天之内,校园内亦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。志愿者们的信心,又开始重铸。其实,他们殊不知,他们的准备比起往届已经充足很多,只是操之过急,忘却了这群孩子刚刚走出教室,迎来暑期的现实情况,比起死板的教学,寓教于乐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。
课堂上,孩子们再认真的解答老师给予的问题
朗朗上口的读书声,整齐划一,气势如虹
志愿者在认真地听述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心事
志愿者抱着最可爱的小天使和小天使开着玩笑,安静地看着小天使胖嘟嘟的样子。
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,感情日益升温,志愿者背着孩子,似乎在看着什么。
夜深了,志愿者们还没有入睡。虽然,经过了一天的教学,身体已经疲惫不已,但是他们还在坚守在微弱的灯火下为孩子们批改作业,让人内心触动不已,仅是对于这群大一,大二的孩子们的感动,以及对全天下教师的尊敬。志愿者批改作业的同时,彼此分享一天下来的奇闻趣事、自己的教学方法,以及明天要讲述的课程内容。伴随着蝉声,伴随着月色,在志愿者们的欢笑声中,大家再次度过了不为平常的一夜。
夜间仍在批改作业的志愿者
陶行知曾说过,"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!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",今天这个问题仍然存在。学校的教学体系逻辑和工业化、城镇化发展相匹配,却与村落"自然生长性"完全不同,并以"文明性"和"现代性"话语,向农家子弟传达出一种"城市中心主义"。使教育在村落中所扮演的"人才抽水机"角色由"消极"变为"积极",且愈显正当。而承载于教科书上的"普遍性知识",也因榜样、考试、成绩、升学、文凭等绝对正统化,"农村社区"和"地方性知识"却有意或无意地被漠视。为重塑乡村教育的基础,贯彻普及"扶贫同扶志、扶智相结合"的思想,将素质教育,心理教育带到乡村,为孩子们改变自卑现状,旨在其存有理想,,健康快乐成长。
无论生活的路有多远,学子的身后,总有老师注视的双眼。生活在知识的丰富中多彩,岁月在老师辛勤的汗水中盛满。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,老师是力量的耕耘者,这世界因老师而精彩,这土地因老师而灿烂。爱洒讲台,灰聚烛燃;春华秋实,桃熟流丹。老师的窗前,有一棵米兰,悄然绽放,清香悠远。
黄昏时的火德红小镇
夜间火德红的月亮显得格外迷人
(于明慧/编辑 张振/审核)
没有附件: